close

  何偉。 張慶文。 上到90歲,下到90後,熱捧大講堂 。
  “名醫大講堂”護髖專場開講 93歲老人20多歲靚女做“同學”
  專家提點:憑感覺判斷股骨頭壞死靠不住 磁共振檢查才能確診
  特別提醒
  講座具體內容可通過大洋網健康頻道(life.dayoo.com/health/)、廣州日報保健版官方微信公眾號“廣州日報健康管家”(gzrbjkgj)瞭解。更多精彩內容還會在周日出版的廣州日報健康周上刊登。
  文/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
  圖/記者喬軍偉
  酒是活血的,不會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未必!青少年股骨頸骨骨折,愈合就意味治療成功?未必!長期大劑量用激素,髖部無不適即可排除股骨頭壞死?未必!昨天,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再次與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為廣大讀者送上了一場護髖科普“大餐”,吸引了老中青大批粉絲。臺下,93歲老壽星和20多歲靚女做“同學”,甚至有重慶、陝西、湖南聽眾打“飛的”來捧場。
  該院副院長、國家重點學科中醫骨傷科學科股骨頭壞死研究方向學科帶頭人何偉教授及該院關節專科主任、國家中管局髖關節病重點專科負責人張慶文教授就股骨頭壞死的預防、診斷、治療及相關誤區作解讀。何教授指出,有數據顯示股骨頭壞死是中青年最常見的髖關節疾病,而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酗酒、外傷是主因。
  名醫大講堂
  打“飛的”趕火車來捧場
  可容納兩百多人的會議室,一大早就已爆滿。本次講座實行預約領票制,預告開始領票當天,200多張票便被搶光,追加了幾十張仍有不少患者為領不到票而遺憾。
  昨天一大早,不少聽眾就來“霸位”。其中,最老的聽眾當屬本報的忠實老讀者——93歲的黎老伯。跟老壽星一同來的還有20來歲的靚女,有的是自己需要,有的是替親友來聽講的。
  “我天天下樓買份《廣州日報》,經常看你們的健康版,學了好多東西,對我很有幫助。”黎老伯自幾個月前髖關節開始有點不適,所以一看到本報名醫大講堂辦“護髖”專場的預告,就提前幾天請人來“搶票”。昨天早上他6時許就起床了,8時許就在保姆的陪伴下扶著助行器來到現場,並早早備好紙筆等著專家來授課。“只要走得動,聽得到,腦子還好用,還是自己來更著數啦。”黎老伯怕保姆聽不清,回去講不明,所以還是堅持要親自到場:“我是活到老學到老,自己身體自己管最好!”
  除了廣州街坊,昨天還有不少讀者從外地趕來捧場,重慶、陝西、湖南以及廣東省內多地都有人專程前來。23歲的茂名女孩小梁前晚坐火車專程前來,47歲的患者蘇先生則是昨天凌晨從衡山搭火車直奔廣州,昨天早上7時許左右抵達廣州就馬上趕到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他拄著兩根拐杖,背著書包,穿著一件深色夾克,風塵僕僕。在火車上一夜沒睡好覺,雙眼佈滿血絲,但他聽課時十分認真,生怕漏過專家的重要觀點。
  “我比你們更遠了,我是昨晚從西安打‘飛的’專門來聽講的,一會兒聽完趕兩點多的飛機回去。”聽到各位聽眾向記者“報料”,42歲的景先生也上前自報家門。活動結束時,會場馬上變成診室,何偉教授、張慶文教授及趕來支援的同事耐心回答聽眾問題,直至12時左右,最後一位聽眾滿意離開,臨時增加的“專家義診”才結束。
  誤區:
  股骨頭壞死必癱瘓?治療及時不會致癱
  數據顯示我國股骨頭壞死患病人數達1000萬左右,多發於20至50歲的中青年,而且每年新增約30萬~50萬。其中,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80% 左右累及雙側。髖部疼痛、活動受限、行走能力下降甚至喪失為主要臨床表現,危害十分嚴重。
  講座開始前,好多互不相識的聽眾已經開始互相交流經驗、互訴就醫史。大家確實有不同的擔心。對於股骨頭壞死,經常可以聽到“不死的癌症”、“第二骨癌”之類的比喻,以致很多人都將它等同於不治之症,以為患上這種病必將癱瘓、只能卧床等死。“事實並非如此!”何偉指出,股骨頭壞死治療及時不僅不會癱瘓,而且規範應用現有的“保髖”技術與“換髖”技術,是可以使患者解除疼痛、基本恢復正常人的生活與工作能力的。
  提點:
  三類人是高危人群
  酒是活血的,不會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未必!青少年股骨頸骨骨折,愈合就意味治療成功 ?未必!長期大劑量用激素,髖部無不適即可排除股骨頭壞死?未必!
  何偉指出,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酗酒、外傷是導致股骨頭壞死的最主要原因。他特別提醒青少年股骨頸骨折者、長期大劑量用激素者和長期酗酒者等高危人群需儘早排查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發病後很長時間內都可能沒有任何不適,因此以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有無股骨頭壞死是靠不住的。”何偉指出,X光片、CT等影像檢查也不能發現早期壞死,目前只有通過磁共振檢查才能確定有無股骨頭壞死。
  他建議上述提到的三類高危人群,必要時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及時地作磁共振檢查,莫拖到疼痛難忍才就醫。很多患者一旦發生疼痛,往往壞死已發展到塌陷或將要塌陷的中晚期階段。
  建議:“保髖”“換髖”莫太盲目
  每一位已發生疼痛的股骨頭壞死者都會面臨“保髖”與“換髖”的選擇。張慶文指出,不少患者受“自己的關節無論如何也比假的要好”傳統觀點影響,或誤認為“人工關節的使用時間有限,失效後就無法治療”,結果病急亂投醫,盲目耗費大量金錢、精力、時間試圖“保髖”,最終仍面臨“換髖”結局;也有的本可避免或延緩“換髖”的,因沒找對“保髖”專業專科,“換髖”過早甚至過度也不少見。
  如何避免或減少不恰當的“換髖”與“保髖”?張慶文建議患者要到正規醫院多聽專科醫生的專業意見。一般而言,無疼痛者非手術治療是首選。不過,一旦股骨頭壞死塌陷,也不見得“換髖”才是唯一選擇。因髖關節對塌陷有一定寬容度,不影響關節穩定的小範圍輕度塌陷,若壞死得到修複,髖關節功能基本正常不疼痛,可考慮“帶塌陷生存”。但相當部分患者股骨頭壞死塌陷後 “保髖”效果並不好,則應考慮“換髖”。目前“換髖”技術和假體使用壽命已大為提高,絕大部分可達到20年以上甚至更長。所以,他建議嚴重股骨頭壞死者,即使是年輕人,經專家確認難“保髖”的,“換髖”是更好的選擇。  (原標題:股骨頭壞死 中青年多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ugnus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